演出
《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》(日本演出)
Les Chants de Maldoror
陳恆輝導演作品
13/12/2024(五)7pm
14/12/2024(六)2pm
15/12/2024(日)2pm
(日本演出) 橫濱人偶之家小紅鞋劇場
粵語演出
導演:陳恆輝
文本:陳恆輝、集體編作
聯合監製:陳瑞如、謝文俊
執行監製:張馨芳
助理監製:李俊瑩
監製助理:劉建均 *
佈景及服裝設計:巫嘉敏 ^
作曲及音響設計:彭俊傑
燈光設計:鄭稜耀
錄像設計:譚皓謙
髮型總監:Charlie Luciano@Salon Go Ahead
平面設計:Alfie Leung
字幕翻譯:黃穎文
舞台監督:莊曉庭
執行舞台監督:吳穎璋
助理舞台監督:吳海晴
演員:陳瑞如、周家輝、簡立強、賴五娘、阮煒楹、李耀祺、何瑞文、陳子豐
*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
^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製作
Stage rights by Diogenes Verlag AG Zürich
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保留更改節目內容、表演者及座位編排的一切最終決定權
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
導演的話
又一次開天闢地 陳恆輝
十年前,我有一部作品叫做《十方一念》,它對我在編作技巧的探索上尤其重要。轉眼十年過去,之後每次編作都累積了一定的心得和方法,而最近我更這些本來是靈光一閃的方法,好好改良成編作的習式(convention),有系統地利用不同的習式引發演員的創造力,提升演員創作的意願和樂趣,回復童真的同時,一同為故事編織上文下理,建構一個穩固的故事框架,在大家都認同的結構下,起動無邊的想像力,將故事創作完成。
今次的主題是超現實主義,我最早就決定選用超現實主義者們的「暗黑指南」,洛特雷阿蒙的《馬爾多羅之歌》作為主要創作泉源,但由於這部經典的作品很難改編成有「上文下理」的故事,所以我打算混合其它作品。我選尚.考克多的電影《詩人之血》,是因為十分喜歡它的天馬行空,而片中的女神像使我想起香港小說家董啟章的《西西利亞》中的時裝人偶,於是,我就跟團隊開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課題——將三者融合在一起,成為一個演出。然後有一天,我閱讀到日本的暗黑美學大師澀澤龍彥書寫玩具和人偶的文字時,想到如何將他對「少女標本」等概念放入戲中,甚至決定將跟他關係密切的四谷西蒙(四谷シモン)的人偶作品的形象融入故事裡。
當然,我也不會放過「德國超現實主義人偶藝術家」漢斯.貝爾默(Hans Bellmer)的作品,把它的人偶形象及概念消化,慢慢變成為戲的重要元素。
八個演員八個角色,大家一起做人物設定,好不熱鬧!我們都像偶師,一刀又一刀地刻出每個人偶的手腳,賦予它們思想行為,成日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。
甚麼是惡?甚麼是善?洛特雷阿蒙說他想用惡去寫善,好像要帶我們進入一次惡魔之旅,經歷重重魔障之後,在天邊一角找到善良的果實。
在這個戲裡沒有一個可稱為百分百善良的人,他們跟我們一樣充滿慾望,他們貪婪、憎恨和痴迷,我們怎樣從暗黑的人性當中,找到光明?這都是當代人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。
十幾歲時愛讀愛倫.坡和江戶川亂步的小說,一直也很想創作一個類似他們筆下既奇幻又幽暗的故事,建構一個似夢非夢的迷宮,我就想透過今次演出來個亂步愛倫.坡一番!
十年前我說每一次實驗都是一次開天闢地,十年後我覺得編作就像製造一個星球和上面的人類,而編作的我們能通過創造和觀照,得以反省,改變自己和世界。